张纯如的离开
2004年11月12日,翻开香港的报纸,各报头版可见一条标题,《南京大屠杀》作者华裔作家张纯如吞枪自尽时年36岁。
听闻张女士的噩耗,我昨天一整天心情难以平伏。凭一腔良知,书写人性之恶,其坚强令人敬佩,其牺牲令人心痛。
她七年前写的那一本书,我在书店里见过多次,但每次拿起,都因缺乏勇气,不敢细读。这位女子,不知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用怎样的心,才能面对那些非语言能形容的证据和资料,整理、研究和书写人类的残暴和疯狂,并铺排成书?
我下载了她今年四月做的一个约半小时的访问录音。在谈话中,她的慷慨激昂,单纯执着,听来令人潸然。
她说,“我们须不断挣扎,接近真理。”

他们说她已诊断罹患忧郁症,并在为关于二战期间美军战俘在菲律宾日军俘虏营一段历史的新书收集材料时心力交瘁,精神崩溃。接近再接近,凡俗者不敢不愿接近的历史字缝间的血和罪孽,人类恶之沉重,勇士如她,也必承受不起。
我一向对自杀颇有微辞,但是这次,我只有尊重和钦佩,半点其它也无。如果载满罪恶的历史太沉重,如果强权当道的人世太无聊,如果忧郁症的折磨太痛苦,离开,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他们还说,背负某国詈名的她,或被谋杀。这只是虚妄的猜测,我也希望这只是虚妄的猜测。不然,谁愿再相信,正义真理良知?她说“
暴行或政府权利滥用的最大根源,乃是权利在上层阶层手里的集中。没有哪个特定的种族,宗教,政治理论或国别的人比别人更易制造暴行。但是,只要当一群人拥有了无制约的绝对集权,他们将无可避免地制造暴行,无论对内或对外。”
我只望张纯如女士一路平安,在彼岸快乐。
在此岸,我把她放在心中一个干净封闭的角落,那是凡俗鄙陋的我可崇敬仰望之处,如在阴沟里仰望高远美丽的星光,并从中获得一些力量。
这世界上可崇敬者已无多。
2004年11月13日
附
张纯如个人网站: http://www.irischang.net/biography.cfm
2004年4月24日在LA Times Festival of Books 访谈录音: http://www.artboy.info/strange/sched.html#Iris
2003年6月10日在KUCI的访谈录音: http://falco.kuci.uci.edu/~dtsang/subversity/realaudio.htm
2003年6月3日与“身份理论”网站Robert Birnbaum的访谈记录: http://www.identitytheory.com/interviews/birnbaum109.html
1999年2月20日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David Gergen的访谈记录: http://www.pbs.org/newshour/gergen/february98/chang_2-20.html
1998年12月1日在PBS节目反驳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对话录音: http://www.pbs.org/newshour/bb/asia/july-dec98/china_12-1.html
(中译版)《南京大屠杀》前言: http://www.bookzone.com.tw/Publish/guide.asp?bookno=GB098#1679
|